易经新解在线阅读

易经新解

《易经》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璀璨的明珠,它的无穷魅力吸引众多学者一致追捧!本书简单介绍了个人通过学习《易经》一点理解!希望得到同好者指导斧正!

《易经新解》精彩内容赏析

二、《易经》的成立

在决定重大事件时,以某些方法询问神意,这是所有原始民族间的共通现象。不懂得科学性知识及方法的他们,以顺从神意来获得行动的勇气与自信,并使部族中意志统一。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或将人的意志传达给神的,是拥有特殊能力的灵媒,在人民之间,他们具有绝大的权威。古代中国所称的巫、祝,便扮演这样的角色,主要是以龟卜与蓍筮为媒介传达神意。

龟卜是盛行于西元前十三世纪,支配黄河中游流域的殷代占法。殷朝是神政色彩极浓厚的国家,除朝廷行事外,连王的日常生活均以龟卜话问神意。对当时的人而言,龟与水牛为圣兽,所以认为神意会寄存于龟甲与牛骨上。

在龟甲(或牛骨)上打洞,再于背面烤火使其龟裂,这就是兆,视其线的形状与光泽来判断吉凶。判断的结果刻在龟甲上保存下来,即为卜辞。卜字是兆的象形文字(卜的发音是仿龟裂时的声音),而占字是以口表示卜意的会意文字。

一般认为蓍筮的起源相当古老,不过可见其发展则是至周朝时候。占法是使用蓍的草茎。蓍为多年生草,据说至一千年时,一株根可生三百株茎,就如在决定重大事件时,先仰赖经验丰富长老的判断般,有长寿及神圣意味的蓍才因此被使用。后因处理不便,以竹作策取而代之,这就是筮竹。

每以几枝数著,会留下余数,将余数去除再数,如此反复几次必得最后的数,此时即以一与--的符号表示,依其组合判断吉凶。将判断结果记录下来的即为筮辞,这就是《周易》的素材。

虽然龟卜与蓍筮,都是由原始的咒术信仰产生,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龟卜大幅度地依存巫、祝的灵性,有浓厚的神秘性,但着筮是以数理为基础,有朝理性、知性、理论性方向发展的倾向。由蓍转变为筮竹的情况即可看出,己脱离依存圣草灵性的态度了。除此之外,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人更确信人类的力量,人类己不再屈服于大自然的暴威之下。与农耕生活有最重大关系的季节、气候、天文、历数等知识飞跃进步的结果,使人们了解在自然现象中有一定的法则,只要顺应这法则,就能开拓命运,因而自信也逐渐增强。想来,就是以此为契机,易由咒术信仰的基础中,形成了包含自然哲学与实践道德的独特性格。

当然,这种性格并不是一气呵成的。根据推测,原初形态的八卦,是由龟卜演变而来,不久后扩大为六十西卦,并加上占断的言词(系辞),最后完成有十翼解释学的现在《易经),这必然要经过长年岁月才能完成。

据传八卦、六十西卦、系辞、十翼的制作者,分别为伏羲(包牺)、神农、文王与周公,孔子,但这是后世的假设,想必不是一个人完成的。

八卦基本的著筮为一(刚爻、阳爻)与--(柔爻、阴爻)。一为男、刚强,表示积极。--为女、柔顺,表示消极。有关符号的由来众说纷纭,据说因古代崇拜生殖器,故将男女性器图案化而成。

将一与一-每三枝组合起来,就有二的三次方,八种不同的组合,即为八卦。所谓八卦就是自然现象中的象,到后世时,象己复杂多歧,但在最初只使用为自然现象中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一般认为,原初的蓍筮,即以八卦之形来占吉凶。此八卦之象即为易之基本,为便于记忆,于此表示出卦之形与关系(这并非定论,只为方便记忆。)

☰乾=天(纯粹之阳)

☱兑=泽(地表面的凹处)

☲离=火(外焰为明、内焰为暗)

☳震=雷(在空气中震动而劈落地面)

☴巽=风(在天与云之下流动)

☵坎=水(横写的水字)

☶艮=山(由顶而生的山岭,其中的空白 为谷)

☷坤=地(纯粹之阴)

六十西卦 由于八卦过于单纯,很难占出复杂的事象,因此才将八卦中每两个重叠,作成六爻之卦。八乘八产生六十西种不同的组合,即为现在的易卦。

六十西卦的创造,并不只是单纯地扩大八卦的数量,同时还有质的变化。如此一来易占更具动态,可表示出复杂的变化。例如原来只能依想像表现☲为火,☷为地,但将二者组合为☲ ☷(晋),就是火(太阳)出现在地上,表示旭日升天之势。六十西卦又各卦六爻,共计三百八十西爻,故可包含由宇宙至人事间的一切变化。

接着又以同样的方法,将六十西卦每两卦加以组合,作成西千九十六卦,后世经过尝试感觉过于繁杂,因此只保留六十西卦。

系辞 蓍筮盛行于周期的贵族之间,将结果记录于绢布上交由朝廷保管,到年末时,再提出检讨看看是否准确。六十西卦的组织与卦名确定后,再收集所有的筮辞,适当地配合各卦各爻,编纂成占筮的原典。配合各卦的辞称象辞(卦辞),配合各爻的辞即为爻辞。这就是《周易》的原始形态。

根据推定,时代为西周末期、春秋初期(西元前八世纪)。原典的成立使占筮迅速地普及至知识阶级,凡遇有事,即进行占卦。春秋时代历史纪录《左传》中,就记载了许多占筮的事例。

不过,占断本是对于特定事物进行的,而适用于一般的原典,应脱离其用语的原意自由解释才对。在《周易》成立时,并没有唯一绝对的解释,事实上在《左传》古易辞解释的例子中,即有令人惊异,脱离原文进行自由扩大的解释(参照附录)。易的用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本书的翻译只是其中之一。

十翼 十翼就是辅翼《周易》的十篇文章,指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根据推定,这是在战国末期到汉代初期,以儒家学者为主逐渐完成的(在《孟子》中,还未见到与《周易》有关的词汇,至《荀子》才偶有接触的部分)。据传是由孔子所作,但这也是后世学者为定十翼的权威所做的假设。

十翼是将《周易》有系统地掌握下来的理论,但为将原本没有系统的卦爻辞做有系统的解释,难免会产生牵强附会的情况。可是为使《周易》成为普遍、统一的占筮书和哲理书,必须某程度如此解释。以下即概述十翼的内容。

彖传,为卦名与彖辞,将卦象与六爻加以组合所作的解释。

象传,分为两部分,六十西卦中各两卦的卦象组合后进行联想,有叙述道德、政治要谛的“大象”,与解释有关各爻是最古老的。刚柔,位置及其他交关系的“小象”。在十翼中,彖传与象传是最古老的。

系辞传,依其名称看来是卦爻辞(系辞)的解说,但还不如说是以《周易》为素材叙述其独立存在的哲学。由于如此,《周易》不仅仅是本占筮书,也代表了具有自然哲学、实践伦理之意义的经典。

文言传,以儒家道德扩大解释卦爻辞,但只限于乾卦与坤卦中。序卦传,表示六十西卦排列的顺序。说卦传,总括自古以来进行的卦象。杂卦传,将六十西卦中每两卦组合成一对,以对照方式解说其意义。这三种对于《易经》的理解并不重要,故于本书中省略。

由于十翼的成立,使《易经》确立为有系统的儒家哲学经典,不只如此,还被尊崇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对于其后的中国思想有绝大的影响。

查看全文

《易经新解》相关文章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