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魏当皇帝在线阅读

回到东魏当皇帝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 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 北魏,这个曾经雄霸北方的庞大帝国,在六镇起义的席卷下,烟消云散。 东魏,这个新生的政权,由高欢扶持清河王世子元善见所立,历时十七年,一帝。 一代天子一王朝,少年英雄志空高。 怎奈无力回天转,空对江河把命抛。 作为东魏的傀儡皇帝,元善见并不昏庸,反而文武双全,志存高远。他渴望夺回权力,成为一个盛世明君。然而,历史总是和这位少年开玩笑。 北齐的建立,标志着东魏的终结。少年天子终究无力回天,在毒酒的侵蚀下,他默默流下了懊悔的泪水。 后世人意外回到东魏,在强者如林的魏晋南北朝,他将如何……

《回到东魏当皇帝》精彩内容赏析

南梁,建康,同泰寺

位于南梁都城建康的同泰寺,乃当今天下规模最大的一座佛寺。南梁皇帝萧衍之前曾两次舍身同泰寺,迫使群臣用一亿钱才得以将皇帝赎回。

此后,皇帝大力扩建佛寺,招纳僧众,寺中高塔庙宇,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只是不知,这庙宇之下,又埋有多少白骨。

寺内的一座宝塔下,一名身披袈裟的老者正与一众僧人讲经说法。老者盘腿而坐,手拿一卷经书,口中念念有词,两个胡须花白的老和尚相侍左右。

寺外,御林军将整个寺庙团团围住,几个身穿官服的男子在门外焦急地踱步。

这名念经的老者,并非寺中住持。他正是南梁开国之君,梁高祖武皇帝萧衍,因其痴迷佛教,后世人送绰号“萧菩萨”。

念完一卷佛经,萧衍将书轻轻放到一旁,接过老和尚递过来的清茶,先拿到嘴边轻轻吹了几下,再细细品尝。

萧衍身边一个老和尚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缓缓说道:“阿弥陀佛!贫僧观陛下面露倦色,神气不如往常,可是在寺中未曾休息好?”

萧衍愣了一下,紧接着又笑着答道:“其实不瞒大师,朕有心事,以致彻夜未眠。”

“陛下可否说与贫僧一二,看贫僧能否为陛下分担烦恼。”

萧衍环顾西周,压低声音说:“朕这几日,总是做同一个梦。”

“做梦?”

“没错,朕梦到了一个人。”

“不知陛下梦到了谁?”

“哎!朕梦到了……梦到了……萧宝融(南齐和帝)。”

老和尚惊讶地瞪着大眼睛“陛......陛下是说,前齐和帝萧宝融!”

“对,就是他。朕梦到他手持利刃来到朕面前,质问朕为什么要在他禅位后,还逼死他;他还质问朕,为什么要屠杀尽萧鸾(南齐明帝)的子孙。”

“那......陛下是怎么回答他的?”

“朕没有回答,朕不知如何回答!那时,朕为了防止前齐余孽打着宝融的旗号反叛,便听从沈约的建议,逼宝融吞金自尽,并将齐宗室之人尽数屠杀。”萧衍盯着自己的手掌说:“朕这双手满了血,沾满了族人的血。现在朕老了,回忆起来,有种莫名的恐惧;朕害怕那些被朕杀死的人来找朕,向朕索命!”

“陛下宽心,佛祖会保佑陛下,免受邪物侵害。”

“其实,比起鬼魅,朕更害怕孤独。想朕年轻那会儿,竟陵八友,风流文人;山中宰相,深林隐士。那时,东昏侯尚未即位,天下太平,处处笙歌。我们或泛舟秦淮,或结伴出游,吟诗作赋,隐居山林,好不快活。朕到现在,以前每一次出游的时间、地点、事件,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多少次午夜梦回,朕都幻想着能与老友们,再泛一次舟、游一次湖、作一首诗。可是,竟陵八友,有几人还在这世上;山中宰相,还能为朕出谋划策否?

大梁的江山,是朕在战场上爬冰卧雪,冒着漫天的箭矢打下来的。以前,朕手握屠刀,策马扬鞭,斩杀数万敌军,尚不曾见一丝鬼魅。而今却被一个噩梦弄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是朕老了吗?”萧衍轻轻闭上眼睛,几滴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案几上。

“陛下老当益壮,定万寿无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还万岁呢!古往今来这么多帝王,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有谁活过百岁?朕现在己到古稀之年,指不定哪天就躺那儿不动了。”

“陛下切不可胡说!陛下龙体健壮,定万年无极!”

“这些年,那些鬼魅一首缠着朕。有时,朕晚上一睁开眼,就看到那些因朕而死的人立在床头,死死盯着朕。朕从此整日提心吊胆,生怕他们来找朕。”

“阿弥陀佛!想是陛下心魔作怪,陛下应心无杂念,沐浴斋戒,诵经礼佛,以战胜心魔。”

“是啊!每当朕来到这寺中,披上袈裟,拿起佛经,所有恐惧仿佛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果然,佛门圣地,佛祖庇护,使邪祟不得近身,不比皇宫污秽之所啊!”萧衍望着身旁的九层高塔,连连称赞道。

这时,一个小和尚从下面跑来禀报:“陛下,临贺王欲求见陛下,说有要事启奏。”

“让他先退下,什么事都等朕改日回宫再说。”萧衍摆摆手让他退下。

“临贺王说,是跟前齐和帝萧宝融有关。”

“快叫他进来!”萧衍连忙站起身,他现在对一切含“齐”字的事物都很敏感。

小和尚跑了下去,不一会儿,临贺王萧正德便小跑着过来。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正德俯身拜道。

“好好好!好孩子,快起来,告诉父皇,发生何事?”萧衍赶紧将萧正德扶起。

萧正德起身后,又向老和尚拱手行礼“见过大师。”

“好,大王快请起。”老和尚一边笑着,一边微微点了点头。

“正德,快告诉父皇,到底发生了何事?”萧衍急了,使劲拽着萧正德的衣服。

“陛下,这件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快讲呀!”

“回陛下,姑孰太守命人送来奏折。奏折上说,当地一伙强人盗掘齐和帝陵,被官兵抓获。随后,官兵进入墓室,并打开棺椁,查看丢失财物。但当棺盖被掀开后,官兵却发现,棺椁里是……是……是空的,根本没有齐和帝萧宝融的尸首。”

“陛下!”

萧衍瘫坐在地上,两眼呆呆地望着前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命沈约前去姑孰让宝融吞金自尽,他不可能骗朕。”

萧正德瞟了几眼老和尚,继续说道:“姑孰的官兵仔细检查了整个墓室,发现墓室在他们进去前是完全封死的,完全不可能进出。并且棺椁里布满厚厚的灰尘,不像是放过尸体。棺盖也没有打开过的痕迹。”

萧衍己经说不出话来。

“那你.....你的意思是……”

“臣推测,齐和帝根本没死。”

“不!不可……不可……能。”萧衍两眼一黑,重重栽在地上。

“陛下!陛下!快传御医!”

……

乌衣巷,康乐侯府

要说建康城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贵族聚集的乌衣巷。这里住有当今南朝两大世家———王谢大家。后来一个叫刘禹锡的诗人在游览完乌衣巷后,感叹王谢大家百年兴衰史,作诗《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巷中的康乐候府便是谢家府邸。现任谢家家主谢烺,是东晋才女谢道蕴与会稽内史王凝之的后代。

东晋孙恩起义后,攻克会稽,杀死王凝之,谢道蕴杀死几个贼兵后被抓。

后来晋军收复会稽,谢道蕴带着儿子隐居山林。从此,谢道蕴这一脉世世代代过着隐居生活,不问世事。

谢烺生于齐梁交替之际。一次偶然,他结识了谢家老家主。老家主见谢烺身上竟有谢家象征家主身份的玉佩,遂命人将其拦下,仔细盘问身世。

那块玉佩是谢道蕴传下来的,由晋太傅谢安所赐。

东晋时,谢安曾召诸子侄聚在一起,讲解诗文。突然天降大雪,谢安问诸子“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蕴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喜,赏给谢道蕴一块精美的玉佩,便是谢烺身上的这块。

谢安曾造两块一模一样的玉佩,一块送给谢道蕴,一块带在自己身上,作为谢家家主身份的象征。之后,谢安的这块玉佩,就成了谢家历代家主身份的象征。而另一块,与它的主人谢道蕴一同在孙恩之乱后消失不见。如今,它却出现在一个穷小子身上。

谢烺将自己与祖上的事迹和盘托出。老家主大惊,将谢烺带回府中滴血验亲。后又经多方查证,证实谢烺便是大才女谢道蕴之后。并且从辈分上来看,当时十五岁的谢烺还是西十多岁的老家主的叔叔辈。

于是,谢烺进入谢府,成为一名世家子弟。

十五岁的谢烺聪慧好学、仁爱孝顺、谦虚谨慎,对待士大夫能以礼相待,深得老家主与谢家众人的喜爱。梁帝曾命谢烺为太子伴读,谢烺于是交好太子及诸王,名望大大提升。

不久后,老家主西去,无后。众人一致推举谢烺为家主,梁帝也十分赞许,特下旨命谢烺承袭祖上谢灵运康乐县侯的爵位。而那时谢烺才十八岁。

本来谢烺可以好好当他的侯爷,与其它世家大族一样,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但是,就在他当上谢家家主的第十八个年头,即大梁中大通西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建康城的大事。

康乐侯府的正堂挂着一幅画像。像上画的正是东晋太傅,庐陵文靖公谢安。谢家家主康乐侯谢烺端坐在画像下,双眼微微闭着,两手放在胸前,整个人一动不动。

老家主弟弟的孩子,年七岁,坐在正堂的一侧练字。孩子见谢烺坐那儿跟个石人似的一动不动,便拿起毛笔,蘸点墨水,悄悄跑到谢烺面前。

孩子费力爬上椅子,又借助椅子爬到桌子上。只见他举起毛笔,在谢烺脸上画了几根猫胡须。画完胡须,孩子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在谢娘额头上写了个大大的“王”字。看着自己的杰作,孩子调皮地笑了笑。

正巧时,管家提包药走了进来。他第一眼就看见了被“画出原形”的谢烺,吓得尖叫起来。

“莫叫,莫叫。休要吓着孩子。”谢烺突然开口说话。

桌上的孩子正认真端详着自己的作品,被管家的叫声一吓,脚一滑,朝地上摔去。

这时,一双大手接住了掉落的孩子。正是家主谢烺。

谢烺将孩子慢慢放到地上。小家伙害怕自己做的好事被家主发现,刚一落地,立马飞奔出去。

“家主,您的脸。”管家提醒谢烺。

“无妨,这样我挺喜欢的。”谢烺望着孩子的背影,欣慰地笑了笑“有个孩子多好呀!想来,我的天儿己经十七岁了。七年了啊!天儿,你在哪儿?你还在记恨爹吗?”

……

查看全文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