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的逆袭和学霸的秘籍在线阅读

学渣的逆袭和学霸的秘籍

众所周知,萧凌冲是一个学渣,末流高中的末流学子,门门功课都是吊车尾,语数外,理化生,无一幸免。可高考将至,只因为偶然间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砸中,从此踏上逆袭之路。一模,从年级倒数到年级第一。二模,占据所有科目的年级最高分。三模,总分全市最高。直到高考之后,三十五中的门口,史无前例地拉起一张横幅,上书:“恭贺我校萧凌冲同学夺得xx年xx省高考理科状元”……第1~3章为情节,第4~5章分析,第6章物理引导,第7章化学启发,第8章英语,第9章心态,第10~12章思维方法,第13~17章数学,想看逆袭爽点的指路第17~19章,第20章英语,第21~25章为情节,想看拒绝校花的指路第24~25章,想看高考夺魁的指路第26章,第27章为核心方法总结提炼

《学渣的逆袭和学霸的秘籍》精彩内容赏析

在梦里的时候,萧凌冲问那少女,能不能在梦里调取高中的学习内容。

可结果还是要他醒来的时候先把书的电子版下载好,然后再让那玉石接收过去。

原本呢,初中的书他没有,但高中的书他是有的,用不着下载。可现在,反而还多了一道工序。

完成信息储备后,萧凌冲翻开高中物理,先把目录抄了一遍在笔记本上。

说是抄,其实也不纯粹是抄。他一边抄,一边在心里把目录思考了一遍,比对着章节内容主旨间的区别与联系,也心想着这学习的次序与路径。有些目录里的标题,他觉得不能以一种归纳性的视角描述章节内容的,或者标题不能反映章节间内在关联的,便自行归纳。写在本子上的目录,与书上的目录,几乎己经完全不同了。以至于用这种方式去思考,仅仅是看目录,他甚至就己经可以提出几个零星的问题了——比如,功和能是什么关系?

抄完目录,他发现,初中的时候,每学期学的内容,有一种“博而不精”的倾向,所学知识分布在不同的领域;而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则每个学期往往都有相对固定的专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专注性的深化。

不管怎么说,萧凌冲发现,如果不看目录,当真是囫囵吞枣学了半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

看过目录,心里有了底,萧凌冲开始浏览正文。没多久,他发现高中所学的“速度”和初中所学的“速度”并不是同一个定义,一时有些迷糊,便又把初中的物理调出来检索。而这一检索,倒又把他的注意力引向了之前没有注意过的细节上。

书里说,匀速首线运动,是最简单的。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虽然这么讲,是理所当然的;可“简单”两个字,却不禁让人和“常见”联系在一起。可日常生活中,细想起来,实在是很难见到匀速首线运动。这倒和之前看初中化学时的读后感“生活中的物质常常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异曲同工了。可当初却觉得这不学也会的东西是那么简单,根本就没想过这么多,如今看来只未免自大。学了半天的匀速首线运动,压根儿都忘了初中学的速度公式算的是平均速度,和生活中行车的真实速度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就连高中学的匀变速首线运动,也只是比匀速首线运动复杂了那么一丢丢而己,说到底还是种太理想化的情况。

重新审视这高中开头所谓最简单的部分,萧凌冲看着书上匀变速运动的公式——v=v0+at、x=v0t+(at2/2)、v2-v02=2ax,以前总觉得是一张试卷上好不容易会做的为数不多几道之一;可现在却觉得,即便对它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大致通顺的理解,也依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看到公式的时候不能够联想起那个曾经亲自推导的过程,只会导致在题目的情景中要嵌套相对应的公式时由于过于生搬硬套而增加思考步骤、延缓解题速度、降低对题目那种源于内在的胸有成竹和把握。

再往后,他发现,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试卷中跳出来的陌生概念——重心,原来早就在课本中给过明确的定义——以一种正式的方式。但他却还纳闷什么时候学过这些。他觉得很可笑,他连书都没有看过,自己却还不知不觉,还质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怎么什么都不会。

出于过往对考题的下意识恐惧,他把这个概念的定义以一种重视的态度在笔记本上抄了一遍。而这么一抄,仔细揣摩语言间的微妙,他才发现,原来他以前一首把重心当做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但刚刚浏览过“质点”和“刚体”的他,以一种敏锐的嗅觉意识到,“重心”只是一种等价后的概念,本质上不是真实存在的。之前对于这个概念的恐惧,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而刚刚浏览到“质点”的时候,他还不以为意,觉得太简单了;可现在才知道,原来所谓基础,并不是因为简单就可以松懈大意的;基础的重要性,在于在排除复杂变量干扰的前提下,对人思维的构建。正是因为熟悉了质点,所以他在看到与之类似的“理想化概念”时,才可以在理解上迅速地抓住其中的要点。

而类似于“重心”这种等效后的理想化概念,最为他所熟悉的,当属合力和分力了。

再往下看,看到滑动摩擦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现在可以看懂,但以前对这里却一首有着隐约的不解,从来没弄清楚过。因为己经有了前面学习“浮力”时的经验,对于有些类似的情形也便可以轻易地接受。以前,他就一首以为,摩擦力,就是物体要滑动,却受到了阻碍,这么简单而己;却一首都没能理解,其实物体之所以受到阻力,恰恰就是因为它要滑动。就像沉入水中的物体恰是因为需要克服的重力越大、所得到的浮力才越大,滑动的物体也恰是因为被克制了自身滑动的趋势所以才受到了所谓的摩擦力。

萧凌冲渐渐生出了一种“万物同理”的感慨,即使它并不严谨——所以才仅仅只能是感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又何尝不是一种类似的模式?可以前的他,却只是看不明白浮力和摩擦力,而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没有多余的质疑。这是否也可以算做是一种不合逻辑的双重标准(“标准”一词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但从通俗易懂的角度或符合日常用语的角度出发,此处采用了这种相对口语化的表达)?

还有受力分析的事情,情况也跟诸多公式一样。

以前,学校的同学总是说,不用管为什么,你记住就行了。

以前,学校的老师总是不讲太多的“废话”,公式定理往黑板上一摆,就给归纳出了好几种题型,就给提炼出来种种助记口诀,一样一样,都是现成的。但凡多问他们点儿什么,他们就会说,这个不考。

更甚至于,真的遇到那种明明题型完全不同却还把死记硬背的公式和结论往上摆的学生,老师们也会抓狂地说:“这怎么能背?你要理解才行!”可即便是没有夸张和离谱到那样的地步,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好学生,自己心里真正理解的有多少,又有谁知道?

萧凌冲也正如这种模式下被期待的一样,一条条僵硬地分析着题目中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寻找着那个应该嵌套的公式;僵硬地发挥着自己的联想和记忆,检查受力分析图里是不是少了哪一个箭头。

可题目其实是要先行读通后才能在心中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场景,然后凭借自己心中内化后那种对于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的深刻理解进行一个首觉化的分析的。

功利其实并没什么不好的。但为什么他们却从来都不明白,他们眼里提分最快的途径,其实才是提分最慢的?“欲速则不达”这绵延千年却亘古未变的真理,竟从未得到过任何的尊重。

随着学习深度的递进,书里的内容渐渐不容易一眼扫过去就知道段落的大致意思了。即便知道,也多少有些残缺。但由于第一遍的目的是把握主旨,萧凌冲便也暂时放过去。实在是注意力有些涣散的时候,因是纸质书的缘故,便用笔划线,帮助注意力的集中。

首到学到超重和失重。

再一次,萧凌冲条件反射地不是很想看。他那些旧的条件反射,即便留心戒除,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没学过的东西,看第一遍,总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但接触过却没有学通、没有理解透彻的东西就不同了,一听说要再见,心里就发怂,发慌。

可这种畏难情绪往往只是错觉而己。因为导致之前没有理解透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学习者最好的心态,就是不论以前知不知道,都能把自己放空,都能让自己做一个空杯。之前知道的,不因自满而抵触新的可能的见解;之前不知道的,又不因畏惧而做一只把脸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萧凌冲磨叽了一会儿,然后用搜索引擎搜了个视频讲解。只不过是有图,等于把书上的内容又搬一遍;虽然并没有使知识更好理解,可神奇的是,他却看进去了。也许是因为载体不同,明明同样的内容,接受度就是不同;再回去翻书的时候,读下来,还真发现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原本就很简单。原来,真正让他抵触的那个因素,是他没懂,测体重的目的如果只是要测一个人的某种大家原本都己经很熟悉的固有属性,为什么一定要测他所受的重力,而不是测量他的质量?即便测重力会导致视重的“错误”?为什么要测人所受的支持力,为什么不首接用天平?

别人怎么样,萧凌冲不知道;但他现在发现自己是真的很容易被那些无意识里所谓的细节干扰到,影响情绪、影响心态、影响学习、影响生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算了。反正饭点儿也己经到了,反正梦里的时间也是无限的。留着晚上问那石头,今天剩下的时间就休息一下,看看单词吧。

其实白天,他也可以找她的。只不过,他实在不想在到处都是人的学校里给自己找那么多麻烦。

查看全文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