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李安李母全文小说 李安李母小说免费阅读

李安李母全文小说 李安李母小说免费阅读

男女主角李安李母的小说名字叫《农家子养家日常》,作者蜀中说书人,主要内容:《农家子养家日常》是蜀中说书人创作的一部男频小说。故事以李安和李母为主角,讲述了他们在农村的养家日常。李安勤劳善良,他努力工作以养活李母,同时也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母是个坚强的农村妇女,她无私地支持儿子的梦想,并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故事中,他们面对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公平,但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小说通过描写他们的家庭故事,展示了农村人的坚韧和乐观,以及家庭的温暖和团结。

>>>>《农家子养家日常》 在线阅读<<<<

精彩内容试读

“安哥儿,这菽发芽行吗?”愁苦的妇人有些担忧,家里粮食不多,就连菽都不能放开肚子吃。

李安点头道:“阿娘放心,必然是能成的。还记得上次淋了雨发芽了的菽吗?咱们不是也吃了。这才咱们发出来,冬日里菜少,能卖些银钱。”

妇人愁眉未展,心里还是担忧。但又左右不了儿子的想法,便只能跟着儿子胡闹了。

李安见此,也没多说,等豆芽发出来了,卖了钱后,他阿娘也不会这么担忧了。

李家家穷,孤儿寡母没有什么生计,因此李母害怕发不出豆芽,浪费了这些菽,家里又少了口粮。

李安将泡好的黄豆用稻草盖上,放在灶台上,灶里还有点余温,能加快豆芽的发芽速度。

夜幕笼罩,天气昏黑,李安就道:“阿娘你先去休息吧!”

李母踟蹰了半晌,微微叹气,去睡觉了。

她青年丧夫,自己体弱,下地也做不了多少事儿,养不起家里的三个孩子。就将长女送去了员外家做婢女,将次女送去了绣坊做绣娘。

为此,夫家叔伯不喜,儿子也怨她,但她一个妇人实在是没法子。叔伯兄弟贴补也只是暂时的,时间久了,两个妯娌会生出怨怼。她也没法子,只好给两个女儿谋一个生路,至于儿子,是要给自己养老的,再怎样也舍不得送出去。

对于李母的想法,李安改变不了,只能去弥补。之前他被李母匡了,他去叔叔家借粮,得了一碗葛根粉,回来后两个姐姐就不见了。邻居大娘跟他讲,两个姐姐被他娘送走了……

李安不敢想,两个姐姐会吃多少苦,现在他只想挣钱,为两个姐姐赎身。

曾经,李安也是小康之家的孩子,读了书,成年后父母就给他买了房,背上了房贷,日日为房贷奋斗,最后劳累过度猝死了。

转世投胎,没有喝孟婆汤。但因为孩童的身体太小,他那二十多年的记忆加重了孩童身体的负担,刚出生没多久就发了高烧,差一点就一命呜呼了。

后来记忆因这场高热慢慢淡化了,等他长到六七岁,才慢慢因梦境想起记忆。本来想跟着前世的记忆寻求挣钱的法子,不想挣钱的法子还没想到,他两个姐姐就被阿娘送走了。

这豆芽,就是李安唯一的希望了,如果真的成了,挣了钱就将两个姐姐赎回来。

李家村是一个人丁兴旺的村子,李家是这里的大姓,李安的父亲虽然早逝,但有的叔伯帮衬着这日子倒也过得下去。只是大家都不富裕,都穷哈哈的。

天色黑沉,是要下雨了。

李安找出木桶、木盆、陶罐这些,他们家虽然住的是砖瓦房,但瓦己经西五年没翻过了,一到雨天就到处漏雨。

听叔伯们说,他早逝的爹是个能干人,出去做游商赚了钱,起了西间砖瓦房,娶了秀才的女儿,也就是他娘。

只是没想到,他爹会死在行商的路上,家里还赔偿了损耗的货物钱。

他娘是个柔弱妇女,耳根子软,没什么主见。被他舅舅、舅娘忽悠得,身上最后一点钱都被骗走了。

这一次他娘会将两个姐姐送走,就是听了他舅娘的话,就是卖身的银子都被他舅娘拿走了。

李安是怨他娘的,怨她耳根子软,怨她分不清好歹,觉得舅舅一家是好人。

一夜无梦,到了天明。雨己经停了,李安将接的积水都倒了,背着背篓出门了。

家里的柴火不多了,他要去背一些柴火。

他们这边没有大山,多是丘陵。山上的杂树不少,李安用柴刀砍了木头,昨夜下了雨,柴被你雨水浸湿了,背着重得很。

李安才八岁,背不了什么东西。就背一丢丢,走了五六趟才背了回去。

路上遇到了堂伯娘,黝黑的面庞,粗糙的手指,骨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干活的。

“安哥儿,咋背这么重的柴,压着以后不长个。还有多少没背,伯娘帮你抱回去。”

堂伯娘干活爽利,见李安小小的一个背这么重的东西,都心疼得很。

砍了一根葛根藤,将剩下的木材都捆起来,又砍了不少添上,李安之后几天就能少背一点。

堂伯娘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你娘那个人,享惯了福。你爹在的时候还好,家里有钱可以雇人。你爹不在了,也不知道做活,你姐在的时候你姐做,你姐不在了,就你做,她倒是享受,天天日晒三竿才起。”

李家村的人都不大喜欢李母,身为家里大人,却什么事儿都不管,拈轻怕重的,啥事儿都推给别人。面上一副愁苦的模样,好似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李安没有接话,虽然心里有怨气,但也不好说阿娘的坏话。李母的为人,李安这个曾经的职场老油条是看得明白的,就是个凉薄的,自私的,只管自己好。

但是这是自己这一辈的亲娘,他难道还能换个娘吗?虽然没有多少母子情,但大面上也还过得去。

堂伯娘走了两趟,帮李安砍够了七八天用的柴,李安连忙给堂伯娘倒水。

这小炉子是他出门前点起的,上门烧着滚水,泡了一碗薄荷茶。

清凉的薄荷茶兑了一点凉白开,刚好入口。堂伯娘咕咕的喝了两碗,摸摸李安的脑袋:“好哥儿,去休息吧!以后要砍柴就喊伯娘一声。”

李安道谢,但之后砍柴还是自己一个人去。

等李安煮好了早饭,李母才起来,依旧是一副愁苦的模样。

李安喊了一声阿娘,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家里还喂着几只鸡,以往是他姐喂,现在是他喂。去外面割了一些青草,又去捡了蜗牛,用这些喂鸡。

家里没有粮食喂鸡,鸡就不爱下蛋。李安记得以前小时候,爷爷曾说过用蜗牛喂鸭,他想既然能喂鸭,那砸碎了喂鸡也是能的吧?

为了几次,家里的鸡就肯下蛋了。

李安家里有十几亩地,让他大伯三叔种着,每年给三成的粮食,也是因着这个,他们一家子才没饿死。

屋旁边有一块菜地,李母不擅长种菜,菜都没有别家的好。冬日里也没有别的菜,就是萝卜白菜这些。

李安喂了鸡就去菜地除草,打理菜地。白菜容易长菜虫,李安就去除虫,将野花椒泡水,将这些水洒到菜地上,也能除虫。

花椒水不够了,就只能洒草木灰,既可以防虫也能肥地。

晚上,将黄豆筐放在灶台上,掀起稻草来,黄豆芽己经发出来了,再发个一两天就能卖了。

没想到,第二天起来,豆芽就有小孩巴掌长了。

李安走了一小段路,找到大伯跟三叔,大家都住的近,走几步路就到了。

大伯娘跟三婶娘一大早就起来扫地喂鸡了,小小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大伯娘问:“安哥儿,这么早就起来了,不多睡一会儿?”

李安回她:“大伯娘早,三婶娘早。”

“早。”三婶娘抽空回一句。

李安对大伯娘道:“伯娘、婶娘,我找大伯、三叔有事儿,大伯、三叔起来了吗?”

伯娘回他:“早就起来了,在堂屋里编竹筐,你进去找他。”

李安点头,走到堂屋去找大伯三叔。

堂屋里有不少片好的篾片,他大伯在编箩筐,他三叔在一旁提建议。

三叔先瞧见了李安,就问李安有啥事儿?

李安就道:“大伯、三叔,我用菽弄了一些芽菜,冬日里菜少,这芽菜也能卖钱。只是我年纪小,因此想请大伯、三叔给我压压阵。”

李安这么一说,李大伯跟李三叔就来了兴趣,菽做的芽菜,还能卖钱?

两人就跟着李安去了李安家的灶房,李安小心的揭开稻草,拿了两根豆芽出来。再把稻草盖上,豆芽不能长时间见光,不然就会变苦。

李大伯掐了一下,嫩生生的,剩下的塞嘴里,没啥异味儿,可以吃。

李三叔瞧着眼睛都亮了,这个可以,能卖上钱。

李安就指挥叔伯二人,用稻草将豆芽捆成一把一把的,再用湿布盖上。

李三叔跟李大伯挑着担子,跟家里人说了一句,就去城里了。他们这儿离府城近,走个半个时辰就到了。

进城给了入城费,两个大人一个孩子,五个铜板的入城费。

李大伯道:“咱们是去市集卖?”

李安摇头,对叔伯道:“不,这样卖不上价,咱们去大户人家的后门卖。他们有钱,冬日里也舍得钱买菜。”

李安这样说,叔伯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找人问了路,就去了大户人家的后门。

李三叔去敲门,话是李安叮嘱了两三遍的。

“新鲜的芽菜,爽脆可口,可清炒可水煮,一把六个铜板。”

正准备关门的门房一愣,一把六个铜板,什么菜这么贵呀?想看看是什么菜,但箩筐上盖着布,看不见。

门房就去找买菜的管事去了,想瞧瞧六个铜板一把的菜是什么精贵玩意儿?

要知道,萝卜白菜六个铜板能买一堆了。

小管事来了,穿着厚实的棉衣,头上戴着八角帽,从暖和的屋子里出来,冷不丁的打个寒蝉。

小管事问:“什么芽菜?怎么卖?”

李三叔将话又说了一遍,掀起一角布,让管事看看。

管事瞧了,嫩生生的,他是买老了菜的,菜好不好看一眼就知道。

塞了一根到嘴里,眼睛一亮,这菜可以。

冬日里菜少,主子们吃腻了萝卜白菜,有新鲜的菜送上去,赏钱肯定不少。

管事问道:“五文一把,卖不?”

李三叔为难道:“这可不行,要折本,真不行。”想了想为难的说:“要不这样,你买五把,我送一把。”

一文两文的,管事儿也不在意,只是习惯性的讲价。

管事儿花了六十文,买了十把豆芽。李三叔送了两把给他,临走前,李安上前道:“这位管事儿,咱们这芽菜新鲜,又娇气,拿回去要用箩筐罩着,不然容易变味儿。”

管事儿点头,娇气好呀,说明这菜精贵,献上去得的赏钱更多。

农家子养家日常

  • 作者: 蜀中说书人
  • 类型:其他
  • 已完结

李安重生在古代,刚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